钱塘自古繁华
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杭州
是马 可波罗笔下
世界上最美丽的华贵之城
是白居易诗中的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这座被文人墨客书写千年的
诗画城市
美丽、精致、浪漫、闲适
但精致优雅的外表下
藏着鸿鹄之志
努力把不可能变可能
筚 路 蓝 缕 向外生长
空中鸟瞰
杭州 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
杭州湾西端
钱塘江下游
京杭大运河南端
是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
但 杭州发展格局
最初并不占优势
1927年置市之始 只有6区
城市发展
与空间资源狭小的矛盾由来已久
新中国成立后
杭州人筚路蓝缕以启“良田”
大江东和下沙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
靠围江造田而来
被称为“人类造地史上的奇迹”
▲杭州西湖白堤(拼版照片:上图为资料照片,王秋杭提供;下图为新华社记者徐昱摄于8月18日)。
2000年
杭州确立
城市东扩、旅游西进
沿江开发、跨江发展
的发展理念
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
▲图为 2019年12月11日卫星 拍摄的杭州东站。卫星数据来源: 高分二号
地标的迭代更新
见证了这座城市发展中心的转移
昔日的滩涂之地
变成如今的高楼林立
立足西湖
向外生长
杭州涌动着无限活力
←左右滑动查看地标迭代→
勇立潮头 踏浪而行
五代十国时期
这里就有钱王射潮的传说
面对“连岁潮头直打罗刹石”
吴越王钱镠
“俾张弓弩,候潮至,逆而射之”
▲钱王射潮
杭州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
正是“当代弄潮儿精神”的昂扬姿态
娃哈哈、万向集团、阿里巴巴……
在改革开放前沿百舸争流、勇立潮头
进入新世纪
杭州民营经济持续释放活力
截至今年6月30日
杭州上市公司总数达到201家
成为继北上深之后
第4个上市公司数量突破200家的城市
▲杭州及周边城市夜光图。
经济布局
杭州也展现出高格局和改革精神
城西科创大走廊
串起 未来科技城
青山湖科技城
城东智造大走廊
串起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杭州钱塘智慧城
沿着钱塘江
杭州进一步整理发展空间
通过江北“腾笼换鸟”
江南高新区“扩展创新”
杭州正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图为2020年8月18日卫星拍摄的奥体博览城。卫星数据来源:吉林一号
古今交融 包容开放
名满天下的西湖
“淡妆浓抹总相宜”
穿城而过的 京杭大运河
桨声灯影里
诉说着古老文明
水草丰美的 西溪湿地
聆听芦苇的摇曳之声
赓续千百年的人文历史沉淀
名胜古迹串珠成链
▲西湖全景
文化名人、名企落户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齐聚
老厂房、老建筑化身“文创园”
创意空间星罗棋布
良渚古城遗址上“云”
古城活了且有声有色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展示的良渚古城宫殿的模型。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这座城
用修炼千年的“人文范儿”
吸引着南来北往的人
也精心守护着
每个年轻人的梦想
▲西湖航拍图。
梦想小镇
西湖大学
之江实验室
……
平台和科研机构的加码
让全球“最强大脑”济济一堂
“我负责阳光雨露”
“你负责健康成长”
“店小二”式的政府服务
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嘉宾在2018杭州·云栖大会展厅了解浙江省数字政务服务推进情况。新华社记者黄宗治摄
“最多跑一次”改革
带来的是
工作效率提高
生活服务便捷
无处不在的“人情味”
让你奋斗的同时
还能诗意栖居
▲空中俯瞰杭州市中心西湖文化广场的城市夜景。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加“数”前行 向“智”转变
未来
数字经济可以发挥多大潜能?
杭州把一整座城
当做试验地
站在万物互联时代的潮头
勇闯“无人区”
2018年
杭州吹响打造
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号角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城市数字化
“三化融合”
▲工作人员进入人工智能小镇的大厦。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在云栖小镇
“云计算+AI”分析卫星遥感数据
推进空天信息在各领域的应用
数字产业化层面
杭州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布局5G等新基建
▲杭州云栖小镇国际会展中心。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2020年上半年
杭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实现增加值1833亿元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4.8%
展望“十四五”
中国既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也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新征程的历史起点上
▲观众在萧山机器人博展中心参观。
中国经济
如何把握历史机遇
“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杭州
你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人们在杭州城市阳台用手机拍摄钱江新城夜景。 新华社记者 王建华 摄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
新华网思客
新华网浙江频道
联合出品
策划:刘娟 廖晓华
监制:李晓云 徐乐静
作者:顾婷婷 戴益节
编辑:郭建伟 祁丽君
制图:祁丽君
校对:马宇聪
卫星技术支持单位: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 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卫星数据来源:高分二号 吉林一号